学初中物理,课本基础知识是根基,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更好地消化掉,这是提高成绩的关键。本文主要与同学们分享的就是重视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。
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巩固
在实际教学中,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过分重视刷题而忽视课本的再学习,这是不对的。
做作业不应是个孤立环节,要与温习课本结合起来,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。做题的目的是什么?我认为还是为了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内容,把课本上的知识搞扎实。做完了作业,同学们最好再温习一下课本,反思一下,自己做作业时都在哪些考点上犯了错?或者哪些考点运用不熟练?同样,在看课本时,也应该联想一下自己都做过与该考点相关的哪些题?这些题在解法上,是否有相同、相似之处?
在课下学习时,我向同学们提个建议,那就是要多做记号。比如,在看教材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内容时,想到了原来做过的作业或考试中的几道错题,或比较有难度难理解的题,就把这些错题与错因记在课本上。类似于:这里有五道典型易丢分的题,见某辅导书的第几页。
同样,在做题时遇到了障碍,比如这道题想了十分钟还是没有思路,找不到切入点,就可以在题边上用红笔标注:需要再把课本上阿基米德原理部分好好看看。
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,与我们吃饭非常类似,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。
初中物理学习问题与齐思源老师答疑
学生问题:内能和机械能比较有什么异同?
齐思源老师答疑:内能的研究对象是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,机械能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;
内能是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,而机械能只有运动、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具有机械能;
影响内能的因素是分子的个数、分子的质量、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、分子间的相对距离,而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是质量、运动速度、举起高度、弹性形变的程度。
两者联系是物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无关,而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,可是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。
这是物理教材《内能》中学习的内容,对该问题更为详细的解析,推荐您查看这个网页
初中物理学习问题与齐思源老师答疑
学生问题:放大镜成像规律是什么?
齐思源老师答疑:1、物体和经由放大镜所成的像在放大镜的同侧;
2、在特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近,所成的像越小,离物体越远,所成的像就越大;
3、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,所成的像就会消失了;
4、物体通过放大镜所看到的像是正立、放大的虚像。
这是物理教材《生活中的透镜》中学习的内容,对该问题更为详细的解析,推荐您查看这个网页
原创:齐思源老师,王尚物理教研梯队成员。转载需注明原文地址
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:初中物理七百讲,我们公众号内分享了很多免费的物理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学习。